2014年,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火起來了。
那時候,作為電動汽車的“動力源頭”,*電網樂了。
2015年,新能源汽車在中國依然很火。不過*電網已經準備撤了。
很多人說*電網,是不是傻?是不是傻?
看看人家“兩桶油”,掌握著世界*大汽車生產和銷售國的“動力來源”,靠著龐大的用戶基數,做到世界500強之首。現在機會擺在你面前,你居然退縮了……
不過,有業內人士透露,*電網并不是真的退出了充電市場,而是目前的市場太小了,國網看不上。該人士稱,*電網打算等國內充電樁數量達到100萬個以上再重新進入該市場,因為即便充電樁數量達到100萬個,其業務量也只是占了國網業務總量極小的一部分。
所以在市場成熟之前,國網暫時先撤了,同時,他選擇放進一些鯰魚進來替他培育市場。
國網的算盤打得很好,他剛閃,鯰魚就進來了。
普天新能源、特銳德電氣、星星充電……后國網時期的充電市場開始了猛烈的廝殺,央企、上市公司、民間資本,各路土豪,很多被國網視作鯰魚的企業激情澎湃的涌入了充電樁市場,每家企業都想盡辦法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都想趁國網不在的情況下掌控這一領域,畢竟,缺乏充電設施是目前電動汽車推廣難的主要原因,掌握了充電樁市場就等于掌握了未來中國的新能源汽車。
這時候,國網又樂了,一切都如他設想的一般。
不過,鯰魚們在廝殺中流出了鮮血,這,引來了鯊魚。
近日,經常路過北京北五環廣澤橋的人發現,原來廣澤橋東南角的中石化加油站發生了一些變化。在加油站院內靠東的位置建起了一個小型充電站,有4個直流快充樁可供電動汽車充電。
中石化廣澤橋充電站
中石化廣澤橋充電站
中石化直流充電樁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4個快充樁是中石化在今年3月份建起來的,現在每天都有路過的電動出租車到這里來充電,偶爾也有私人電動汽車會來。目前車輛充電是按每度電8毛錢的標準收費,暫時還不會收取管理費和停車費。
中石化廣澤橋充電站
據說,中石化將陸續把加油站都改造成既能加油又能充電的站,估計聽到這個消息,*電網的心都涼了半截。
新能源汽車時代建充電樁什么重要?
兩個字:土地!
上文提到各充電企業間的廝殺主要也圍繞在“土地”上。
這個“地”指的是公共領域的用地,因為所有充電企業要搶占的是公共充電市場,現在正處在一個“圈地”的時代。
說到用地,好的地點早在N年前就被“兩桶油”占的差不多了。
去年曾與國網工作人員聊天,期間該人士透露,*電網在初期進入充電樁市場時就發現了“用地”的稀缺,能找到給國網建樁的地方要么偏遠,要么交通不便。國網還為此與“兩桶油”溝通過,看是否能借用一些加油站的地兒來建樁,結果被“兩桶油”以在加油站建充電樁不安全為由拒絕了。
現在想來這哪里是什么安全問題,分明就是“兩桶油”在加油站打拼多年,深知要在公共領域開展業務,模式不重要,有地才是王道。有了地,加油站分分鐘就變成充電站。
據廣澤橋充電站工作人員介紹,這個站點是中石化的試運營點。充電樁所用電箱都被安置于一個巨大的鐵皮箱內,與外界隔絕,安全是絕對有保障的。在試運營結束后,中石化將率先在北京展開加油站點的改造,“變”出更多的中石化充電站。
鐵皮箱將電箱與外界隔開
由此我們可以大膽設想一下,一旦中石化開始鋪設充電站點,中石油也可以依葫蘆畫瓢用相同方式對加油站進行“改造”。那么,曾被預測將被電動汽車“終結”的“兩桶油”將搖身一變,繼續掌控著汽車能源這條命脈。
筆者認為,未來“兩桶油”的發展方向主要有兩條。
方向一:
“兩桶油”從中國較大的加油運營商變為中國較大的充電運營商,上文已經提到,在公共領域用地這一塊,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加油站早已遍布全國,地方是絕對充足的。而建樁的經費,呵呵,你確定要跟曾經的世界500強之首談錢么?這兩家可是真正不差錢兒的主,目前在充電市場上投入的所有企業資金加到一起都比不上任一一家,所以如果“兩桶油”真的要壟斷充電市場,就如同目前市面上兩個打車軟件一樣,市場份額基本將全部被他們占領,其他的小運營商,要么被out,要么就去撿點剩兒吧。
方向二:
“兩桶油”可以不自己運營,他們可以向麥當勞一樣,做全球較大的“房地產商”。通過對外租賃用地,拉攏各運營商加盟到他的麾下,讓運營商去投入充電站建設的錢,“兩桶油”只要安心的當地主,按時收租即可。
無論是方向一還是方向二,對于牢牢占據著“地利”優勢的中石油和中石化來說,非但不會因電動汽車的發展被逼迫的退出歷史舞臺,反而因此找到了“第二春”。到那時,這條鯊魚才會露出他的牙齒。
不過雖然中石油、中石化在公共用地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也不代表*電網和其他運營商沒有反殺的機會。
曾有知名電動汽車*的市場高層表示并不看好中石化建充電站的模式。該人士分析,目前電動汽車充電時間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即便快充一般也要1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而面對中石化這種只有個便利店和廁所的地點明顯不是車主打發等待時間的好場所。
該人士表示,現階段建充電樁好是選擇有“上蓋”的地方。比如商城、超市、寫字樓的地下停車庫。或者是建一些“目的地充電”點,比如醫院、景區或停車場。這樣,消費者在給車充電的時候可以去購物、娛樂、辦事……而不用眼巴巴的盯著充電樁白白耗費了充電等候的時間。而這些地方正好是目前充電運營商都在奮力爭取的地點。
( 轉載 電動汽車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