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各省份紛紛布局電動汽車市場,國內電動汽車充電市場也啟動發力。中國*科技部近出臺了《電動汽車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草案,電動汽車“十二五”規劃草案中將插電式電動汽車定為近期發展策略主流,要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支撐充放電成套技術設備市場應用和產業化。
由國資委主導、16家央企組建的電動汽車聯盟中的中石化、中海油、*電網和南方電網已經布局電動汽車充電站,并把電動汽車充電站列為長期的發展規劃。
中海油聯合中國普天共同出資成立了普天海油新能源動力有限公司,將主要建設電動汽車充電站及運營業務。同時以動力電池為核心的天津力神公司接受中海油50億元的投資,發力電池產業鏈中關鍵性的鋰材料開發。
在近期舉辦的中國電動汽車產業高峰論壇上,*電網副總經理楊慶表示可以通過智能網絡結合智能電網實現對電動汽車的充換電服務,提高用電效率,減少不必要的發電裝機和電網建設,滿足電動轎車用電的移動性和多樣性需要。并且*電網逐步開展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和運營模式的探索。
中石化則通過現有的加油站網絡發展電動車充電業務,未來將把現有的加油站改造為集油、氣、電乃至非油品四位一體的新型加油站。并與北京首科集團公司合資成立新公司,負責對全國的中石化加油站進行統一改造。
相比全國大中型城市充電站建設熱情,相關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和*標準卻是遲遲沒有出臺。雖然北京市技術質量監督局已率先制定出了電動汽車充電站標準,但只是一個關于充電站的地方標準。 充電站的*標準難產,一部分原因可能在于技術路線爭議。而技術路線的爭議關系到未來充電站建設商的利益博弈。
雖然在電動車及其配套充電設施建設上,我國和發達*處在同一歷史發展時期,但是現實中充電行業技術發展速度、缺乏充電站*統一標準、各個城市不同的規劃以及市場承受度,減緩我國電動汽車充電站建設的速度,我們不僅僅是要完善充電市場的基礎建設,還要積極統一充電標準,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市場任重道遠!